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由观根尘识体证无我(上)

    例如当我们嗅到香味时要保持注意“嗅到”的念头,可是有时候顺意的气味并不一定会使我们产生贪的念头,不顺意的气味也不一定会使我们产生嗔念。如果能够以智慧去观察,贪嗔之念将不会产生。  气味并不能永桓,出现后将会消失。它一直不停在变动,如果我们观察气味的本体,分别出它那无常和在变动的本性,这就是智慧的观察,根本没有贪嗔之心产生。  气味能使嗅者产生顺意或逆意的念头,但这并不是绝对的。因个人智慧的观察而决定...

    Uthondara Sayadaw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4747381.html
  • 结婚出国皆放弃 一心出家求解脱

    再加上驾照、计算机、英语等证书,可以说我现在已具备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各种重要通行证。美好的蓝图可谓已展现在眼前,一切都应该算是万事顺意了。此时,女友的家长也再三催促:婚事不能再拖!不过在多年的佛法熏陶下,...

    释净意

    |出家|情爱|出国|婚姻|情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2/1053033761.html
  • 一位医生看破放下的出家心路

    再加上驾照、计算机、英语等证书,可以说我现在已具备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各种重要通行证。美好的蓝图可谓已展现在眼前,一切都应该算是万事顺意了。此时,女友的家长也再三催促:婚事不能再拖!不过在多年的佛法熏陶下,...

    释净意

    |出家|出离心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7355513656.html
  • 如何应对逆缘

    忍耐性,修这种种逆境,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。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?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、去修,万般事总要顺别人的意思,事事忍辱,最后终会有好处,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,烦恼就惹上来了。”“事事逞能干,...

    work_cn

    |违缘|逆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3313718036.html
  • 苦与自在

    似乎是绝望而无奈、无力。 对苦的了解或体会,有时候是因外在的经历而有的;如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事,外在种种不顺意的境界,都可以刺激到内心的苦处。但这种种了解与体会也是浮浅的。因为如果这些事情或环境改变...

    继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2244888.html
  •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

    。和大家深切地道一声谢谢,如果有什莫不妥请大家见谅并且留下宝贵的意见,以便我们今后更好的完善工作,如果有缘我期待再次与您相会在天津,最后我在这里祝愿大家万事顺意,一路平安。谢谢!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85462712.html
  • 一位医生看破放下的出家心路

    眼前,一切都应该算是万事顺意了。此时,女友的家长也再三催促:婚事不能再拖!不过在多年的佛法熏陶下,我已不会再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了。虽然对世间生活仍有所留恋,然而在心灵的深处,我却隐约感到:非佛门不能去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3575283.html
  • 辨意长者子经节录

    诽谤轻毁圣道。   二者破坏佛寺尊庙。   三者四辈转相谤毁,不信殃罪无敬顺意。   四者反逆无有上下,若臣父子不相顺从。   五者当来有欲为道者已得为道,便不顺师教而自贡高轻慢谤师。   是为五事死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5977162.html
  • 情绪与胃肠疾病

    空气,又能杀菌的芳香油,其气味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,使人产生香气沁人心脾之感。久之,则令人血脉调和,气顺意畅,达到生理和心理的相对稳定。如水仙花和紫罗兰的香味,让人感到温馨缠绵,可增添女性潜在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20065086495.html
  •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概说

    道理了。  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,就是因为不了解「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」的道理,而误认为「我」是确确实实存在的,由我为出发点,产生了对物的执着,顺意,就生喜乐,不顺意的就生苦恼而造作种种不净业,我们众生的...

    李普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971277.html